1、現(xiàn)場取證拍照錄制視頻。2、報警。3、錄音取證。4、立即請專業(yè)拆遷律師維權。面對強拆,第一是做好證據(jù)收集工作,第二是向公安機關申請財產保護申請,**主要的是請專業(yè)律師介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全部3個回答>??什么是暴力拆遷?面對暴力拆遷應怎么處理?
147****0301 | 2019-10-25 01:51:05
已有3個回答
-
141****5418
第一,強拆一般發(fā)生在什么時期?
查看全文↓ 2019-10-25 01:51:45
拆遷雙方就補償問題談不攏,無法達成協(xié)議的時候,就可能會發(fā)生強拆事件。不過**近幾年我們可以從新聞上看到出現(xiàn)了一些新情況——沒有任何預兆的強拆。拆遷方沒有就拆遷補償價格進行過溝通談判,也沒有就建筑合法性進行法律認定,就直接在未通知被拆遷人的情況,實施了強拆行為。這種情況更多是發(fā)生在涉嫌違章建筑的廠房上。
第二,強拆合法還是非法?
合法的強拆是指司法強拆,涉嫌違章的建筑一旦被司法判決確定為違章建筑后,就可以實施行政強拆。國務院590號令中只規(guī)定了按照征收程序履行的合法征收行為,在雙方無法達成協(xié)議時,一方可以申請征收補償決定(實踐中往往都是拆遷方在申請),補償決定下達后,被征收人不服的可以進一步提起復議或起訴。只有等到復議、訴訟結束后法院依然維持征收補償決定,才可以啟動司法強拆程序。違章建筑所遵循的是行政認定,而且**高法院也出臺過司法解釋,指明法院不能參與違章建筑的強拆,但是《行政強制法》給了被處罰人復議和訴訟期間不被強拆的例外性規(guī)定。這就表明,征收方必須在法院對涉嫌違章的建筑有了司法認定后才能實施強拆,此實施行為是法院讓拆遷方去做的。
第三,發(fā)生強拆怎么辦?
面對強拆,采取所謂以暴制暴的手段是非常不可取的。我們的建議是留取證據(jù),事后追責。那應該怎么留取證據(jù)呢?下面來告訴大家強拆取證的有效方法。
一、強拆現(xiàn)場取證要用高清的手機或者相機拍攝,**好是兩個人同時拍攝,一個人負責全程攝像,一個人負責照相。
二、取證工作需要證明的是:地點、時間、人物、車輛、現(xiàn)場情況這五個要素。
1、強拆地點。取證目的是為了準確證明拆遷現(xiàn)場所在的位置。取證時要盡可能地將附近地標建筑或者可參照位置的建筑物連同現(xiàn)場一起拍攝進畫面,要拍攝企業(yè)的門牌號及名稱。
2、強拆時間。取證目的是準確證明強拆發(fā)生的時間。在強拆現(xiàn)場要及時報警,留下報警記錄,報警時要在電話里說明現(xiàn)場的情況(包括拆遷的時間、地點、人物、車輛),報警電話必須全程錄音。
3、強拆參與人物。取證目的是準確證明拆遷實施的主體和具體人員情況。要清晰地拍攝主要領導的面容和拆遷工作人員的面容,工作人員的制服,特別是制服上的編號。
4、強拆參與車輛。取證目的是準確證明拆遷實施的主體和參與車輛。要清晰地拍攝現(xiàn)場車輛、車牌號碼,將車輛和拆遷現(xiàn)場同時放進鏡頭里拍攝,拍攝到車輛在拆遷現(xiàn)場所處的具體位置。
5、強拆現(xiàn)場情況。由負責攝像的人員連貫不間斷地拍攝,將上述的4個要素盡可能全部拍攝到視頻里。
第四,事后如何追責
責任可以分為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和違紀責任。行政責任,就是可以就強拆行為采取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的方式追責,復議和訴訟結果會計入被追究行政責任的行政機關負責人的考核中。也可以進行舉報,要求上級機關監(jiān)督下級的違法行為。刑事責任是指如果給被拆遷人造成了嚴重損失,那么相關負責人就有可能構成瀆職或者濫用職權的犯罪。盡管在實踐中追究拆遷方刑事責任很難,但也不失是一招,你可以向檢察機關進行投訴舉報,要求查處。另外的就是違紀的責任的了。 -
154****1925
暴力拆遷產生的原因:
如現(xiàn)行規(guī)范拆遷行為的立法不到位,拆遷群眾缺少及時有效的利益訴求渠道。
個別開發(fā)商有恃無恐,為完成拆遷而不惜對所謂的"釘子戶"停水、斷電,甚至威脅、恐嚇,強行拆除居民房屋。
主要原因是相關賠付不合理,國家規(guī)定的款項出現(xiàn)私吞現(xiàn)象,或者開發(fā)商不能給予合理的條件,導致居民拆遷后可能失去居所。
一些政府為規(guī)避行政違法的責任,將拆遷工作委托給一些組織或企業(yè)"實行包干制",將拆遷任務直接"包干分解",甚至給一些法律意識淡薄的執(zhí)行人員。"委托社會力量動手,自己背后撐腰",這種征遷方式成為滋生各種野蠻拆遷、暴力拆遷事件的重要原因。 -
153****4022
面對暴力強拆,應該先走法律程序~如果實際情況不允許(某些官員你懂的),應該錄視頻資料和證據(jù),記得備份保存,選擇關系好的靠的住的人在他出國的時候發(fā)到美國的專業(yè)互聯(lián)網上,既然有支持者必然就有反抗著,如果內部自己不改變,就讓外部施加壓力逼他改變。
查看全文↓ 2019-10-25 01:51:29
**后,如果他拆了你的所有,那就只有一條路可走了,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但是切記不要傷害無辜,找到目標的源頭人物,找到那些蛀蟲,也算是為民除害了!
相關問題
-
答
-
答
暴力拆遷產生的原因:如現(xiàn)行規(guī)范拆遷行為的立法不到位,拆遷群眾缺少及時有效的利益訴求渠道。個別開發(fā)商有恃無恐,為完成拆遷而不惜對所謂的"釘子戶"停水、斷電,甚至威脅、恐嚇,強行拆除居民房屋。主要原因是相關賠付不合理,國家規(guī)定的款項出現(xiàn)私吞現(xiàn)象,或者開發(fā)商不能給予合理的條件,導致居民拆遷后可能失去居所。一些政府為規(guī)避行政違法的責任,將拆遷工作委托給一些組織或企業(yè)"實行包干制",將拆遷任務直接"包干分解",甚至給一些法律意識淡薄的執(zhí)行人員。"委托社會力量動手,自己背后撐腰",這種征遷方式成為滋生各種野蠻拆遷、暴力拆遷事件的重要原因。
全部3個回答> -
答
面對政府暴力拆遷,我們要對法律充滿信心,如果拿起法律武器捍衛(wèi)權利,拆遷方也會底氣不足。被拆遷人首先應該拍照、攝像保存相關證據(jù),立即啟動法律程序,起訴其違法拆遷。暴力拆遷產生的原因:如現(xiàn)行規(guī)范拆遷行為的立法不到位,拆遷群眾缺少及時有效的利益訴求渠道。個別開發(fā)商有恃無恐,為完成拆遷而不惜對所謂的"釘子戶"停水、斷電,甚至威脅、恐嚇,強行拆除居民房屋。主要原因是相關賠付不合理,國家規(guī)定的款項出現(xiàn)私吞現(xiàn)象,或者開發(fā)商不能給予合理的條件,導致居民拆遷后可能失去居所。一些政府為規(guī)避行政違法的責任,將拆遷工作委托給一些組織或企業(yè)"實行包干制",將拆遷任務直接"包干分解",甚至給一些法律意識淡薄的執(zhí)行人員。"委托社會力量動手,自己背后撐腰",這種征遷方式成為滋生各種野蠻拆遷、暴力拆遷事件的重要原因。
全部3個回答> -
答
1、拆遷前的談判技巧當房屋拆遷公告頒布后,拆遷人的工作人員約被拆遷人洽談拆遷協(xié)議時,如果被拆遷人的合法要求(如要求產權調換)被拒絕,被拆遷人應依法提出合理主張、耐心與其洽商,同時要注意談話的語氣。2、利用行政訴訟爭取時間在拆遷人聲稱要裁決或剛剛通知被拆遷戶參加裁決會時(提出裁決申請到裁決書下達一般為一個月),被拆遷戶一人或數(shù)人可到基層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一般而言,在拆遷范圍內未走一半人時或拆遷公告剛下兩個月前不宜過早提起該訴訟,沒有行政裁決,拆遷人根本無法實施合法的強拆。3、訴訟期間無權裁決根據(jù)建設部《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裁決工作規(guī)程》第12條第2項的規(guī)定,如果被拆遷人提起告拆遷許可證的訴訟,拆遷行政裁決應當中止進行,這樣就不會發(fā)生其后的合法的行政強拆或司法強拆了,這種狀況對被拆遷戶來說是非常有利的。4、訴訟期間作出裁決的后果如果在訴拆遷許可證一案二審未結案的情況下,拆遷主管部門仍然違法作出裁決,被拆遷人申訴到**高法院,該裁決肯定會被判決違法無效!依該違法無效的裁決而形成的后續(xù)司法或行政強拆裁判或決定統(tǒng)統(tǒng)違法無效,受害人有權請求國家賠償。5、法院受理后及時啟動第二個行政訴訟法院受理后,即使被拆遷人理由十分充分。絕大多數(shù)法院會在**短時間內判決原告敗訴。此時要在第一個案子判決前,及時設計第二個訴訟,咱們的目的就是要:拖時間!
全部3個回答> -
答
1、拆遷前的談判技巧當房屋拆遷公告頒布后,拆遷人的工作人員約被拆遷人洽談拆遷協(xié)議時,如果被拆遷人的合法要求(如要求產權調換)被拒絕,被拆遷人應依法提出合理主張、耐心與其洽商,同時要注意談話的語氣。2、利用行政訴訟爭取時間在拆遷人聲稱要裁決或剛剛通知被拆遷戶參加裁決會時(提出裁決申請到裁決書下達一般為一個月),被拆遷戶一人或數(shù)人可到基層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一般而言,在拆遷范圍內未走一半人時或拆遷公告剛下兩個月前不宜過早提起該訴訟,沒有行政裁決,拆遷人根本無法實施合法的強拆。3、訴訟期間無權裁決根據(jù)建設部《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裁決工作規(guī)程》第12條第2項的規(guī)定,如果被拆遷人提起告拆遷許可證的訴訟,拆遷行政裁決應當中止進行,這樣就不會發(fā)生其后的合法的行政強拆或司法強拆了,這種狀況對被拆遷戶來說是非常有利的。4、訴訟期間作出裁決的后果如果在訴拆遷許可證一案二審未結案的情況下,拆遷主管部門仍然違法作出裁決,被拆遷人申訴到**高法院,該裁決肯定會被判決違法無效!依該違法無效的裁決而形成的后續(xù)司法或行政強拆裁判或決定統(tǒng)統(tǒng)違法無效,受害人有權請求國家賠償。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