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內建筑面積售房,實際上是以套內建筑面積為交易面積,按套內建筑面積計算房價,其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建設費用計入套內建筑面積銷售單價內,不再另行計價。同時在購房合同中記載該商品房項目的總公用建筑面積及本單元或整層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其權屬屬于各產(chǎn)權主共同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獨自占用。建筑面積售房,實際是以套內建筑面積與分攤公用建筑面積之和作為交易面積,按建筑面積計算房價。由于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存在,使售房面積復雜化、專業(yè)化,非房產(chǎn)測繪專業(yè)技術人員無法弄清“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合理性和準確性,購房者不能直觀了解自己究竟購買了多大的房屋。套內建筑面積售房與建筑面積售房相比,前者只是少了個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而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建設費用計入套內建筑面積銷售單價內,因此房屋交易總價不變,但售房面積更明確、具體、直觀。兩者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享有同等的權益。
“套內建筑面積”售房與現(xiàn)行“建筑面積”售房有何區(qū)別?
153****4980 | 2013-06-17 19:38:14
已有2個回答
-
153****4871
“套內建筑面積”售房與“建筑面積”售房相比,前者只是少了“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而應“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建設費用計入套內建筑面積銷售單價內,因此房屋交易總價不變,但售房面積更明確、具體、直觀。
查看全文↓ 2013-06-17 19:38:42
兩者對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享有同等的權益。 -
146****2245
“套內建筑面積”售房,實際上是以“套內建筑面積”為交易面積,按套內建筑面積計算房價,其應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的建設費用計入套內建筑面積銷售單價內,不再另行計價。同時在購銷合同中記載該商品房單元或整層應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其權屬屬于相關各產(chǎn)權業(yè)主共同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獨自占用。
查看全文↓ 2013-06-17 19:38:38
相關問題
-
答
-
答
套內建筑面積售房,實際上是以套內建筑面積為交易面積,按套內建筑面積計算房價,其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建設費用計入套內建筑面積銷售單價內,不再另行計價。同時在購房合同中記載該商品房項目的總公用建筑面積及本單元或整層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其權屬屬于各產(chǎn)權主共同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獨自占用。 建筑面積售房,實際是以套內建筑面積與分攤公用建筑面積之和作為交易面積,按建筑面積計算房價。由于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存在,使售房面積復雜化、專業(yè)化,非房產(chǎn)測繪專業(yè)技術人員無法弄清“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合理性和準確性,購房者不能直觀了解自己究竟購買了多大的房屋。
全部2個回答> -
答
“套內建筑面積”售房與“建筑面積”售房相比,前者只是少了個“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而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建設費用計入套內建筑面積銷售單價內,因此房屋交易總價不變,但售房面積更明確、具體、直觀。兩者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享有同等的權益。
全部2個回答> -
答
“套內建筑面積”售房與“建筑面積”售房相比,前者是少了個“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而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建設費用計入套內建筑面積銷售單價內,因此房屋交易總價不變,但售房面積更明確、具體、直觀。兩者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享有同等的權益。
全部2個回答> -
答
“套內建筑面積”售房,實際上是以“套內建筑面積”為交易面積,按套內建筑面積計算房價,其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建設費用計入套內建筑面積銷售單價內,不再另行計價。同時在購銷合同中記載該商品房項目的總公用建筑面積及本單元或整層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其權屬屬于各產(chǎn)權主共同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獨自占用。 “建筑面積”售房,實際上是以套內建筑面積與分攤公用建筑面積之和作為交易面積,按建筑面積計算房價。由于“分攤的共用建筑面積”的存在,使售房面積復雜化、專業(yè)化,非房產(chǎn)測繪專業(yè)技術人員無法弄清“分攤的共用建筑面積”的合理性和準確性,購房者不能直觀了解自己究竟購買了多大的房屋。 “套內建筑面積”售房與“建筑面積”售房相比,前者只是少了個“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而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建設費用計入套內建筑面積銷售單價內,因此房屋交易總價不變,但售房面積更明確、具體、直觀。兩者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享有同等的權益。